移动互联进村记:加速普及,破解困局
大家好,我是你们云端养着的那位码农。今天不说算法,不聊架构,聊聊我老家的移动互联网那些事儿。 去年春节回村,发现村里人刷短视频的多了,但用手机交电费、查信息的却还是寥寥无几。不是他们不想用,是很多系统体验太差,字体小、操作绕、卡得像二十世纪的拖拉机。 AI生成内容图,仅供参考 国家这几年在推“移动互联下乡”,不是光铺网络,更是在改体验。我参与了一个县级政务App的优化项目,光是把按钮放大、颜色对比调高,使用率就涨了一截。 网络覆盖也在加速。以前山里信号靠“风向”,现在三大运营商都下沉到乡镇设点,5G基站都快进村口了。网速提上去了,但内容没跟上,还是老三样:短视频、小游戏、直播带货。 真正的普及,不是让人会上网,而是让网络变得“有用”。比如农技问答平台、农产品价格监测、乡村医疗预约,这些贴近生活、解决痛点的服务才是留住人的关键。 我们团队做过一个“智慧农技”小程序,农民拍一下作物病害图,系统自动识别并给出处理建议。上线三个月,用户增长远超预期,说明不是大家不用,而是有没有真解决问题。 当然,挑战也不少。老年人不会操作、信息真假难辨、诈骗套路多,这些问题都需要技术+教育双管齐下。光靠发传单讲防骗,不如在App里加个“一键求证”功能来得实在。 移动互联网进村,不是复制城市的那一套,而是要懂乡村的节奏和语言。技术可以先进,但服务必须接地气。不然,再快的网,也只是个摆设。 (编辑:52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