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52站长网 (https://www.52zhanzhang.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器 > 搭建环境 > Unix > 正文

《unix操作系统》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2022-12-12 13:35:02 所属栏目:Unix 来源:网络
导读: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UNIX 操作系统》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一、单选题 1.B 2.B 3.C 4.A 5.D 6.C 7.B 8.B 9.B 10.A 11.D 12.C 13.B 14.A 15.D 16.C 1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UNIX 操作系统》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一、单选题 1.B 2.B 3.C 4.A 5.D 6.C 7.B 8.B 9.B 10.A 11.D 12.C 13.B 14.A 15.D 16.C 17.C 18.C 19.D 20.C 21.C 22.C 23.D 24.B 25.B 26.C 27.B 28.B 29.A 30.D 31.A 32.D 33.B 34.B 35.B 36.B 37.B 38.A 39.C 40.B 41.B 42.A 43.A 44.D 45. A 46. D 47.D 48.C 49.B 50.C 51. D 52.D 53.D 54.A 55.C 56. B 57.A 58.A 59. B 60.C 二、填空 1.learn;help;man 2.dd 3.lpstat 4.unset 5.tee 6.就绪 7.$vi –R f1 8.crypt 9.Shell;内核 10.mesg n 11.客户/服务器;简易性;无连接性;可靠性 12.程序段;数据段;PCB;PCB;程序段 13.语言库;系统调用接口层 14.$vi f1 f2 f3 15.umount 16.将它后面所带的消息参数显示在显示器上 17.Shell 命令;流程控制语句 18.发送;接收 19..Z 20.进行命令或脚本查找的目录顺序 21.# 22.tput 23.完全备份;增量备份 24.创建原语 25.命令名;选项;参数 26.<;<< 27.定制安装 28.GRUB;LILO 29.内建模式 30.useradd; /etc/passwd; /etc /shadow 31.执行;就绪;阻塞 32.硬链接;符号(或软)链接 33.?shutdown; /shutdown 34.mkdir –p XX/ZZ 35.routed;routed 36.(UNIX 主机的硬盘)(CPU)。

37. (RS232) (Xon 和 Xoff)。 38. (网络)(telnet)。 39. (换行)(回车和换行)。 40. (符号连接) (符号连接所引用的)。 36.(UNIX 主机的硬盘)(CPU)。 37. (RS232) (Xon 和 Xoff)。 38. (网络)(telnet)。 39. (换行)(回车和换行)。 40. (符号连接) (符号连接所引用的)。 三、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 1.信号量是一种只能进行 P 操作和 V 操作的特殊变量。它是一个确定的二元组(s、q),其中 s 是一个具有非负初值的整型变量,q 是一个初始状态为空的队列。整型变量 s 表示系统中某类资源的数目,当其值大于 0 时,表示系统中当前可用资源的数目;当其值小于 0 时,其绝对值表示系统中因请求该类资源而被阻塞的进程数目。除信号量的初值外,信号量的值仅能由 P 操作和 V 操作改变,操作系统利用它的状态对进程和资源进行管理。 2.内部命令:又称为内置命令,指一些常用的 UNIX 命令,这些命令在 shell 中有内置的解释器,直接由 shell 进行解释执行,执行时不需要调用子 shell。

3.管道是从一个程序进程向另一个程序进程单向传送信息的技术,它让某条命令的标准输出连接到另一命令的标准输入上。 4.内核,也称为基本操作系统。负责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管理和进程调度分配,其中包括中断处理、存储器管理、进程管理和 I/O 文件管理等多种基本程序。UNIX 的内核是计算机硬件的第一次扩展,在内核中通常是通过原语操作实现各种控制和管理功能。 5.进程控制块:为了描述和控制进程的运行,系统为每个进程定义了一个数据结构,即进程控制块(PCB)。所谓系统创建一个进程,就是由系统为某个进程(包括数据段)设置一个PCB,用于对该进程进行控制和管理。进程执行完成时,由系统收回其 PCB,该进程便消亡了。系统将根据 PCB 而感知进程的存在,故 PCB 是进程存在的惟一标志。 6.Shell 脚本就是一个由 shell 命令组织成的一个可执行的文本文件。通过 shell 脚本可以将需要执行多条命令才能完成的工作组合成一个命令。 7.守护进程,是执行特定服务或者执行系统相关任务的后台进程。守护进程是程序而不是内核的组成部分。许多守护进程在系统引导时启动,并且只要系统不停机它们就继续运行。其他守护进程在需要的时候启动,并且只在它们能派上用场的时候启动。

8.操作系统虚拟机,对于一台完全无软件的计算机系统(裸机),即使其功能再强,也必定是难于使用的。如果我们在裸机上覆盖上一层 I/O 设备管理软件,用户便可利用它所提供的I/O 命令,来进行数据输入和打印输出。此时用户所看到的机器,将是一台比裸机功能更强、使用更方便的机器。通常把覆盖了软件的机器称为扩充机器或虚机器。如果我们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上一层文件管理软件,则用户可利用该软件提供的文件存取命令,来进行文件的存取。此时,用户所看到的是一台功能更强的虚机器。如果我们在文件管理软件上再覆盖上一层面向用户的窗口软件,则用户便可在窗口环境下方便地使用计算机,形成一台功能极强的虚机器。由此可见,每当人们在计算机系统上覆盖上一层软件后,系统功能便增强一级。由于 OS 自身包含了若干层软件,因此,当在裸机上覆盖上 OS 后,便获得了一台功能显著增强,使用极为方便的操作系统虚拟机。 9.工作缓冲区:vi 编辑器为用户要创建或修改的文件建立一个临时的工作区。如果用户创建文件,vi 为新文件打开一个临时的工作区。如果指定的文件已存在,vi 将源文件复制到临时工作区,用户对文件所做的修改只作用于工作区中的副本而不是源文件。

这种临时的工作区称为缓冲区或工作缓冲区。 10.“信号”用于向进程报告特定状态,在 UNIX 系统中,当检测到一个异常的内部状态,或者硬件及外部设备发出请求,或者执行某些指令时,将会向系统中的进程发出信号报告事件产生。 11.文件保护,就是控制各用户对文件的访问权限。UNIX 系统为用户提供控制文件访问权限的命令,以指定可访问文件的用户列表和允许访问操作种类。 12.环境变量也叫标准变量,拥有为系统所知道的变量名。环境变量被用于定义系统基本的特征,并且通常由系统管理员定义。 13.全双工通信是指在数据通信系统的两端能同时进行发送与接收数据,即数据能同时沿相反方向传送,一般实现方法采用两个信道完成。这种通信方式是交互地从一个终端到另一个终端进行,因此接收方也必须是一个已登录的用户。 14.输入重定向是指把命令(或可执行程序)的标准输入重定向到指定的文件中。也就是说,输入可以不是来自于键盘,而来自一个指定的文件。 15.Telnet,是一个简单的支持远程登录的通信协议,它属于 TCP/IP 通信协议的终端协议部分。Telnet 软件使用 TCP/IP 在用户计算机和远程宿主计算机之间建立一条通信线路,使终端设备通过线路与远程主机连接,提供虚拟终端服务。

通过这条临时线路,用户用 Telnet就可在其所在地通过 TCP 连接注册(即登录)到远地的另一个主机上(使用主机名或 IP 地址)。Telnet 能将用户的击键传到远地主机,同时也能将远地主机的输出通过 TCP 连接返回到用户屏幕。这种服务是透明的,因为用户感觉好像键盘和显示器是直接连在远地主机上一样。 16.URL,任何一个信息文档、图像、视频或者音频图片都可以被看成是一种资源。为了引用资源,应当使用唯一的标识来描述它放在何处以及软件如何存取它,当前使用的机制就被称为统一资源定位 URL。URL 地址既可以是本地硬盘上的某个文件,也可以是 Internet 上的一个网点。 17.两个进程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在并发执行中,一个进程要等待其合作伙伴发来消息,或者建立某个条件后再向前执行,这种制约性合作关系被称为进程的同步。 18.原语是由若干条机器指令构成的,是一种特殊的系统调用命令,它可以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一般为外层软件所调用,其特点是原语执行时不可中断,所以原语操作具有原子性,它是不可再分的。在操作系统中原语作为一个基本单位出现。 19.(1)脱机输入:将用户程序和数据在一台外围机(又称卫星机)的控制下,预先从低速输入设备输入到磁带上。

当 CPU 需要这些程序和数据时,再直接从磁带机高速输入到内存。 (2)脱机输出:当 CPU 需要输出时unix操作系统,高速地把结果送到磁带上,然后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磁带上的计算结果由相应的输出设备输出。 20.为信号预先设定的默认程序称之为信号的系统陷阱。 21. “多道程序设计系统” 简称“多道系统”,即多个作业可同时装入主存储器进行运行的系统。在多道系统中一点必须的是系统须能进行程序浮动。所谓程序浮动是指,程序可以随机地从主存的一个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程序被移动后仍不影响它的执行。多道系统的好处在于提高了处理器的利用率;充分利用外围设备资源;发挥了处理器与外围设备以及外围设备之间的并行工作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中资源的利用率,增加单位时间内的算题量,从而提高了吞吐率。 22. 若作业执行时,被改变的有效区域依然能正确执行,则称程序是可浮动的 23. 若系统中存在一组进程(两个或多个进程),它们中的每一个进程都占用了某种资源而又都在等待其中另一个进程所占用的资源,这种等待永远不能结束,则说系统出现了“死锁”。或说这组进程处于“死锁”状态。 24. 1、并发进程中与共享变量有关的程序段称为“临界区” .并发进程中涉及到相同变量的那些程序段是相关临界区。

2、对相关临界区的管理的基本要求。 四、简答题 1.由于发送进程和接受进程都可采用阻塞或继续执行两种方式,可结合产生以下三种情况: (1)发送进程阻塞、接受进程阻塞(一对一) 这种情况主要用于进程之间的紧密同步、发送进程和接受进程之间无缓冲区时。这两个进程平时都处于阻塞状态,直到有消息传递时。这种同步方式称为汇合。 (2)发送进程不阻塞、接受进程阻塞(多对一) 平时发送进程不阻塞,因而它可以尽快地把一个和多个消息发给多个目标;而接受进程平时则处于阻塞状态,直到发送进程发来消息时,才被唤醒。例如,在服务器上通常都设置了多个服务进程,它们分别用于提供不同的服务,如打印服务。平时,这些服务进程都处于阻塞状态。一旦有请求服务的消息到达时,系统便唤醒相应的服务进程,去完成用户所要求的服务,处理完后,若无新的服务请求,服务进程就阻塞。 (3)发送进程和接受进程均不阻塞(多对多) 平时发送进程和接受进程都在忙于自己的事情。仅当发生某事件,使它无法继续运行时,才能自己阻塞起来等待。例如,在发送进程和接受进程之间联系着一个消息队列时,该消息队列最多可接纳 n 个消息,这样,发送进程可以连续地向消息队列中发送消息而不必等待、接受进程可以连续从消息队列中读取消息,也不必等待。

只有当消息队列中的消息数目已达到n 个时,发送进程才会阻塞;类似地,只有当消息队列中的消息数为 0 时,接受进程才会阻塞。 2.建立可执行程序的步骤如下: (1)建立源文件(源代码),用户通常用编辑器来编写源文件(源代码); (2)建立目标文件(目标代码/目标模块),由于源代码对计算机而言不可理解。计算机只能理解机器语言(0 和 1 格式)。因此,源代码要通过编译器和解释器翻译成机器能理解的语言,即目标代码; (3)建立可执行文件(可执行代码/载入模块),因为目标代码可能依赖于并非目标模块的其他程序。在程序被执行之前,对其他程序的依赖关系需要进行解析。链接器或链接编辑器载入模块,即创建可执行代码。 3.UNIX 系统实现技术中具有很多优秀的技术特点,下面列举几个主要特点: (1)支持多用户多任务的运行:UNIX 可以支持 100 个以上的用户同时使用,各用户可执行不同的程序。UNIX 支持用户在启动一个任务后,继续执行其他任务。并且允许用户在前台和后台的多个任务间进行切换。 (2)良好的开放性和可移植性:由于采用 C 语言作为开发语言,UNIX 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其一是对硬件、系统结构的适应性;其二是系统软件在原有的 OS 的局部的改变和调整。

(3)强大的命令功能:可用 shell 来编程,shell 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命令解释程序,是 UNIX系统对外的接口界面,是用户与 UNIX 交互的一种方式。一个简单的命令就可以完成其他操作系统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去做大量编程设计才能实现的功能。一条复合性的命令可以完成别的操作系统需要花费几条到十几条命令才能完成的动作或功能。 (4)分级的文件系统:由于 UNIX 系统具有模块化的结构,故它的文件系统是可以裁剪的。UNIX 将所有设备都视为文件,故输入输出操作是与设备独立的。用户使用文件系统时,可根据需要构建独特的文件系统并将其对应于某个硬件存储设备,使用时加载,用完后卸载。 (5)完善的安全机制:UNIX 是基于多用户的环境开发的,提供了比较严谨的安全机制,其中包括对用户的管理(各用户仅能访问各自有权限访问的数据与程序)、对系统结构的保护及对文件使用权的管理等等。 (6)具有网络特性:UNIX 的网络协议是 TCP/IP 协议。 4.创建文件系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预期当前主文件系统会很快达到其最大容量; (2) 当前的文件系统已达到了最大容量; (3) 想要创建一个唯一所有者的文件系统; (4) 由于不同组的用户想要使用不同的磁盘空间。

5.UNIX 系统下的账户管理,一般涉及下列几方面的内容: (1)用户账户的增加、修改及删除操作; (2)用户组的增加、修改及删除操作; (3)口令的设置和控制; (4)注册控制锁定和注册限制; (5)超级用户权限的设置; (6)安全特征文件的改变。 6.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两种系统进行比较: (1)系统的设计目标不同:分时系统是一个设计成多用户的通用系统,交互能力强。而实时系统大都是专用系统。 (2)交互性的强弱:分时系统是多用户的通用系统,交互能力强,而实时系统是专用系统仅允许访问有限的专用程序,且交互能力差。 (3)响应时间的敏感程度不同:分时系统是以人能接受的等待时间为系统的设计依据,而实时系统是以被测物体所能接受的延迟为系统的设计依据,因此实时系统对响应时间的敏感度强,而分时系统的敏感程度弱。 7.UNIX 文件系统把每个文件名与一个索引节点号(i 节点号)相联系,它用 i 节点号来确定每个文件。UNIX 把所有这些 i 节点号维护在一个列表中,称为 i 节点列表。i 节点列表中保存了如下的信息: (1)i 节点号:用来索引 i 节点表; (2)文件类型:目录,设备文件,可执行程序文件,普通文件等; (3)文件的存取权...

(编辑:52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